今天讲个小故事:
小李是纽约某名校的硕士应届生。原计划毕业后先用OPT留在美国工作一年,再尝试抽H-1B,最终通过雇主担保走EB-3移民。然而,2025年的签证新规让他的整个规划都被打乱:F-1学生签证不再“无限延期”,H-1B抽签改成按薪资等级分配,Perm劳工证的审批也比过去更严。
“是不是美国留学的时代要结束了?”小李焦虑地问。
其实,答案并不简单。
一、F-1学生签证:从“不限期”到“4年封顶”
核心新政(公示期至2025年9月29日):
- 取消D/S(Duration of Status)制度:过去凭I-20可无限延长身份,如今改为最长4年有效期。签证时长与学位匹配,本科最多4年,硕士2年,不得超期。
- 身份转换受限:不再允许“平转”身份(如硕士读完再读硕士),只允许“升学转身份”(如本科升硕士、硕士升博士)。若新学业周期超出原有时限,必须重新申请签证。
- 利好政策:未强制要求回国续签,留学生可在美国境内直接申请OPT,避免回国后被卡签证的风险。
特朗普政府已公开表态“欢迎60万中国学生留美”。尤其在研究生阶段,美国大学对国际学生学费依赖度极高(部分名校研究生国际生比例高达90%+)。
美国教育的“学术+商业”结合、校友与企业资源网络,是英国、东南亚等地难以替代的。新政提高门槛后,真正有学习能力、规划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学生反而竞争空间更大,升学与就业优势更加明显。
二、H-1B工签:薪资决定命运,低薪无缘美国梦
预计2026年开始实施。
薪资挂钩抽签,按薪资等级决定中签率。3级、4级薪资(大厂/中厂普遍水平)会中签,2级薪资中签率约75%,1级薪资(低薪或挂靠)几乎无机会。显著利好高薪岗位与优秀留学生。
印度实惨。印度外包公司受冲击较大(多集中于低薪岗位)。政策核心是“美国优先”,通过经济标准筛选高价值人才,而非针对某一国家。
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H-1B是否“挤占”本土就业。相比H-1B,Perm(劳工证)需要证明“招不到美国人”。
e.g:微软2025年裁员1万人,同时为9000+国际学生申请H-1B,引发副总统质疑:“为什么裁掉经验丰富的美国人,却雇佣低薪的外籍新人?”这暴露出部分企业利用H-1B降低人力成本的问题。
三、Perm(劳工证):雇主移民进入“冰河期”
Perm申请前必须刊登招聘广告,证明无法找到合格的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才能为外籍员工申请移民。
大厂裁员背景下,企业难以证明“招不到本土员工”。此前的“技巧性规避”方法风险增大,企业不敢轻易尝试。
EB-2/EB-3已经处于“超级排期”,审批收紧将进一步拉长拿身份的周期。依赖雇主移民的留学生群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挑战与机遇并存
👀 新政整体方向明确:
- F-1签证:杜绝“混身份”,倒逼学生规划清晰。
- H-1B签证:按市场价值筛选高薪高能人才。
- Perm移民:逐步收紧雇主担保的通道。
很多人把“签证收紧”理解为“美国不再欢迎留学生”,这是误解。事实上,美国大学和企业依然高度依赖中国学生和高端人才。政策变化的真正意图是:筛选掉“混身份”的低竞争力群体,把机会留给真正优秀的人。
对未来的留学生来说,关键在于:
• 选择有含金量的专业和学位;
• 提前规划职业路径,提高薪资竞争力;
• 不依赖单一通道,灵活布局OPT、H-1B与移民方案。
美国境内的申请人可以在通过双递交90天先获得工卡和回美证,立即解决合法工作身份;通过投资乡村“零排期”预留签证项目,最快1年左右拿到绿卡,完美避开了H-1B抽签率低等一连串难题。
⏳
在北京上海的小伙伴有福啦
欢迎预约9月的的线下沙龙
一对一开启您的移民专属咨询之旅
以上就是jybkw.com关于赴美留子们:Perm雇主移民进入“冰河期”?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