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老铁们,今儿个咱唠点啥嘞?就唠唠那让人热血沸腾的1977年高考!说起来,那可是恢复高考的头一年,跟现在这每年几百万大浩浩荡荡去考试,那可是天壤之别。那时候,能参加高考,那感觉,就跟鲤鱼跃龙门似的,多少人做梦都想考上大学,改变自己滴命运哟!
想当年,我可是切身体验了一把这千万马过独木桥的滋味。说实在的,那时候决定参加高考,可不是一时冲动,那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想啊,咱那时候,好多知识青年都上山下乡去了,你说说,谁不想回城里过上好日子?谁不想让家里人扬眉吐气?所以说啊,高考那可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说到高考体验,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血泪史”啊!先说说这考试内容吧,不像现在这么多科目,就语文、数学、三门,听着是不是很简单?可你别高兴得太早!这考试时间短着呢,语文90分钟,你想想,就这一眨眼的功夫,你能写多少?数学60分钟,60分钟。不过,题目可比现在的难多了,尤其是数学,那叫一个烧脑。
当时,咱数学考了143分,语文考了112分,考了92分,总分347分。考完试,心里那个激动啊,感觉跟坐过山车似的。不过,也不敢高兴得太早,毕竟竞争太激烈了。
其他玩家怎么说?
那会儿,大家都在讨论高考的事儿。有的说,这题太难了,我肯定考砸了。有的说,我肯定是没戏了,还是回家种地吧。不过,也有不少人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上。
你会推荐别人参加高考吗?
当然会!高考可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不管你考得好还是考得不好,只要你参加了,就说明你对自己有要求,有追求。而且,通过高考,你还能认识到很多优秀的人,开阔眼界,磨练意志。
1977年的高考人数,是个谜
当时,高考并没有公布具体人数,只是说恢复高考后,“全国几百万考生参加了考试”。根据一些资料推算,1977年的高考人数应该在570万到600万之间。这个数这个数字,可比当时全国的大学招生人数多多了。你想想,500多万人抢几万个大学名额,那竞争,简直比现在考清华北大还激烈!
1977年高考人数和就业市场,那关系,老复杂了!
为啥这么说呢?你想啊,1977年高考恢复,意味着啥?意味着停滞了十年的大学招生机器重新开动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涌入社会,这就业市场能不发生变化吗?
第一,僧多粥少,就业压力山大!
500多万人参加高考,最后能上大学的,也就那么一小撮人。剩下的那些人呢?大部分都得直接进入社会找工作。你想想,本来工作岗位就那么多,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竞争者,那找工作不得难于上青天?
那时候,很多工厂企业招工,都要求有高中文凭,甚至是大专、本科文凭。你想想,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哪来的这些文凭?所以,他们只能去干一些体力活,或者去农村种地。
第二,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太憋屈!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吧?哪有那么容易!那时候,大学专业设置比较单一,很多专业,跟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毕业了,找不到对口的工作,那也是常有的事儿。
我有个朋友,当年考上了大学,学的是哲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工厂当工人。你说,一个学哲学的,去工厂拧螺丝,这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
第三,人才流动,促进社会发展!
虽然1977年高考后,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你想想,那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入社会,是不是给各行各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时候,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人才,想方设法地招揽人才。而那些有能力、有学历的年轻人,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可以去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1977年高考人数和就业市场的关系,那是相当复杂的。
一方面,高考恢复后,就业压力增大,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另一方面,高考也促进人才流动,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过,不管怎么说,1977年高考恢复,对个人和来说,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它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为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老铁,你们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