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围绕创新链布局学科链,依托产业链优化专业链破解服务地方产业升级“适配密码”【中国青网教育】

  本报讯(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司念伟 吴昊楠)“10厘米,一个拳头的差距,就可能引发堤岸崩塌。”日前记者在湖南理工学院采访时,该校教师陈思源告诉记者,“通过6年技术攻关,学校已经研制出崩岸智能预警系统,足不出户就能监测到长江和洞庭湖堤岸的厘米级细微变化。”

  这是湖南理工学院积极服务地方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围绕创新链布局学科链,依托产业链优化专业链,近3年与企业联合攻关技术项目超500项,年产值超12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位居全省前列,破解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适配密码”。

  最近一年多,随着岳阳地区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获批,湖南理工学院服务湖南万亿级现代石化产业发展的力度再次“提档升级”:与产业园和石化企业组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投身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建设,两项成果产业化后有望为岳阳新增两个百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

  “一滴石油,从最初的原料,到延伸到下游的新材料,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研发体系,力争把化工原料‘吃干榨尽’,物尽其用。”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刘宇说。学校深化与湖南石化、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共建学校牵头的“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绿色化工产业学院”,推动特种环氧树脂等10余项成果落地。

  一个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项目,这是学校科研“三个一”的探索。据统计,2024年,学校在企业挂职和担任科技特派员185人次,先后攻克航煤加氢新工艺、特种环氧树脂、特种聚丙烯材料等技术,并全部实现产业化。

  学科和科研跟着产业走,专业设置也围绕需求转。近5年来,学校停招和撤销21个本科专业,针对区域产业链布局和调整,先后增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等11个本科专业。

  专业调整的依据是什么?湖南理工学院校长曾祥君说,主要是看准了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大胆做“减法”,又善于做“加法”,学校的专业设置思路,来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曾祥君介绍,学校面向湖南产业发展需求和“新三样”产业,打造石油化工、工业智能、高端电磁装备、新能源、水资源保护、港口物流、湖湘文化传承等8个特色专业集群,做到51个专业都有支撑产业和社会需求。学校也获批“绿色化工”和“电子信息装备”两个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以及“现代石化”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

  “一句‘就业何必去远方,岳阳就是好地方’的宣传语,让我坚定了毕业后留在这里工作的决心。”2024年7月,在湖南理工学院和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组织的毕业生集中入职仪式上,该校硕士毕业生邓长久说。

  邓长久是学校推进毕业生“本土化”就业的受益者。学校强化校政联动,将岳阳地区就业岗位挖掘、就业渠道拓展作为促就业的重要举措,加强与岳阳人才集团、企业代表对接,实现校政企三方联动。学校一方面把企业“请进来”,让学生足不出校选岗位;另一方面,开通“就业大巴”,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实训、参观考察,增进其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5年来,湖南理工学院毕业生留湘率从2021年的47.6%提升至2024年的56.34%,留在岳阳工作人数比例从2019年的9.5%提升至2024年的22.47%,其中直接就业于岳阳市“1+3+X”产业体系的比例为55%。

  “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把学科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校所能,服务地方所需,既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湖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国云说。

以上就是jybkw.com关于湖南理工学院围绕创新链布局学科链,依托产业链优化专业链
破解服务地方产业升级“适配密码”【中国青网教育】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信息为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考试大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bkw.com/3910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